零恐懼訓練系列™, 人貓互動

【零恐懼親訓技巧™】貓咪怕人怎麼辦?六大正向親訓法,有效建立貓的信任感

貓是比較慢熟的動物,如果你養的貓曾經流浪,或者有浪貓基因,他們也會比較敏感警戒,需要先建立信任才會親近人類。  

籠親訓對人貓的正向互動沒有幫助

以前,在浪貓救援以後,大部分的中途都會做親訓,網路上也有很多傳統的貓咪親訓技巧,教你幫怕人的貓咪做親人訓練:把貓關籠放在人來人往的地方,每天習慣給人看、每天戴大手套強迫撫摸貓、或每天抱貓,就算貓哈氣或掙扎都不放開,這樣反覆利用負面刺激強迫親訓的方式叫做「洪水療法(Flooding Therapy)」,已經有貓行為學研究證實會有後遺症。有些貓會越來越疏離害怕人類,有些貓會完全放棄掙扎和反應,表面上好像變得很親人,其實根本失去自己的個性,行為學上稱為「習得性無助反應 (learned helplessness)」,因為這些貓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逃不掉,所以決定放棄求生,也害怕表現。這類的貓如果不做行為調整,他們一輩子都會無法做自己,個性也會變得畏畏縮縮,在多貓家庭裡非常容易被欺負、霸凌,而且這種貓絕對不會還手,常會縮在角落任由其他貓咬、抓到嚴重受傷感染。

其實,想幫助貓咪不怕人還有更好的方法。大部分的貓會害怕人類只是因為不熟悉人的氣味,也不知道怎麼跟人類互動,或者曾經在人貓互動時有過不好的經驗。像是待過收容所的貓、被人類虐待、或經歷過長期醫療的貓,通常都會對人類留下很深的負面陰影。加上被領養後環境改變,就會更緊張,無法正常吃喝、無法放鬆,更不可能有心情與人互動。如果你想跟這樣的貓相處,你需要先跟貓培養信任感,幫助貓放鬆,貓咪才會有能力慢慢學習與人互動。

所以在這篇文章中,我想跟你分享幾個跟貓培養信任的小技巧。

等貓主動接近才互動,可以有效提升貓對人的好感

#等貓主動

平時盡量讓貓主動找你,貓不動,人就不動。在健康的人貓關係中,每天都至少要有一次貓主動找人撒嬌的狀況,如果你的貓不會,那就代表平時的你太主動了,需要先以退為進。貓本來就是很獨立的動物,他們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做,吃飯、發呆、閒晃、理毛、曬太陽,很多貓可以整天都不跟人互動也沒關係,如果你是有事沒事就想看貓在幹嘛、找貓聊聊天的爸媽,你的貓可能會覺得你是煩人的推銷員,那他就會常常躲著你,對你愛理不理的,如果你還每天強迫摸抱、吸貓,他更不可能喜歡你。

#從側面接近貓

貓雖然是獵人,但他們也有天敵,任何會從正面接近的生物都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威脅。如果你快速朝貓逼近,或從正面伸手要摸貓的頭,有些貓甚至會直接伸爪攻擊你。如果你的貓很怕人,那練習與貓互動的位置也很重要,人最好先在貓的側身蹲下或坐下再慢慢接近貓,把手從貓的身後繞過再撫摸,同時,記得不要盯著貓的眼睛看,貓才不會覺得受到威脅喔~如果你發現貓正在盯著你,那你可以輕輕撇開眼神不看他,這樣就是釋出善意的表現。

#互動速度要平穩:

人類害怕的時候動作常常會猶豫,看起來就會像獵物,反而會激起貓的狩獵本能攻擊你的手。所以伸手摸貓的時候記得要平穩且等速,切記畏畏縮縮,跟貓互動時也不要大聲說話,避免突然嚇到貓,互動之前如果可以輕聲細語先預告,貓會更有安全感更信任你。

從側面接近並繞過貓的身體摸貓比較不會嚇到貓

#給貓機會觀察你

貓在打獵的時候會特別挑選比較脆弱的獵物,這些獵物通常會是側身或背對貓,貓和貓互動的時候也是如此,如果氣氛看起來有點僵持,有些貓會先轉身或撇頭釋出善意,告知對方他沒有要惹事,所以人類如果可以在貓面前適度展露脆弱,也是一種善意的表現,例如:你可以在貓面前低頭看書滑手機,或者在他們面前睡覺,讓貓有機會放心觀察你或仔細嗅聞你的氣味,他們就會更快信任你。

#製造機會讓貓需要你

如上述所說,貓是非常獨立的動物,如果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不需要人類,那人類可以表現的機會就更少之又少。幸好,家貓無論再怎麼獨立還是需要爸媽餵食,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好機會跟貓培養感情。如果你的貓很怕人,建議取消乾乾吃到飽,改成每天定時餵飯,製造屬於你們的放飯儀式感。如果你的貓有特別喜歡的零食或罐頭,你也可以每天定時餵食,讓他更期待跟你互動。互動的時候,你可以先觀察貓的動作,再捕捉他自然出現的親密行為加以獎勵,例如:他如果聽到自己的名字會看你、靠近你、不躲避你、或身體放鬆就獎勵他,每天主動練習,你的貓就能更快學會親近你。

用零恐懼親訓技巧™訓練的貓跟爸媽的感情會更親密

#尊重貓的時間表

每隻貓個性不同,每隻浪貓經歷過的創傷也不同,與貓建立信任感是沒有標準時間表的。如果你覺得貓越來越怕人,記得先放慢腳步審視自己是不是太心急,退回上一步,用人貓都覺得舒適的節奏持續慢慢練習,耐心才是成功的關鍵。

經過這幾年的經驗,我發現比起傳統的洪水訓練方法,正向親訓更適合敏感的貓咪,而貼心毛寶用 #零恐懼親訓技巧™ 訓練出來的貓通常也更放鬆、更信任爸媽,也更容易展現自己獨特的性格,人貓相處起來更放鬆零壓力,可以為爸媽的養貓生涯增添不少溫暖的樂趣喔~

訂閱電子報:收到更多【實用養貓資訊】

分享此文章

2021.08.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