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恐懼訓練系列™, 人貓互動, 科學新知

【零恐懼醫療訓練技巧™】爸媽陪診貓咪比較不害怕?六個重要關鍵有效幫貓舒緩緊張!

2020年,加拿大安大略獸醫學院和生物科技學院聯合研究發現:有爸媽陪同就醫的狗狗,在看醫生時明顯比較不亂叫,體溫較低、心跳穩定,也比爸媽不在身邊的狗狗還放鬆,而且不怕檢查。因此研究團隊強烈建議爸媽應該要在狗狗看醫生時留在現場。

無獨有偶,我從2018年開始研究零恐懼醫療訓練技巧™後也發現,在貼心毛寶諮商調整的貓咪就醫時,如果有爸媽陪伴看診,表現通常也比沒有爸媽時穩定許多。很多害怕看醫生、看醫生會緊張抓狂的貓咪,由爸媽保定反而非常冷靜。在麻醉手術後甦醒復原時,有些貓甚至會對爸媽的聲音反應極大,醒得比較快;住院時貓咪也會對爸媽來訪有非常正面的反應,有些貓甚至會因此多吃飯、康復比較快。



不過我也發現,不是所有的貓都會因為爸媽陪同看診更放鬆,假如爸媽是過度緊張、焦慮的人,在沒有練習放鬆的狀況下,陪貓就診反而會造成貓咪更怕看醫生,甚至人貓都會對看醫生心生恐懼。

因此,如果你想在診間順利安撫貓咪的情緒,幫助貓咪就醫減壓,跟你分享貼心毛寶爸媽長年在做的零恐懼小練習,只要多做幾次你就能越來越熟練,成為醫生身邊的「神隊友」。

陪貓看醫生時,爸媽應該怎麼做?

貓咪害怕出門、或害怕看醫生時,不一定全都是以抓狂的行為表現,有些貓咪在壓力極大時反而會石化、流汗、心跳呼吸加速,或者不小心尿出來,這些貓咪因為不會哈氣兇人、掙扎或逃竄,常被人類貼上「看醫生很乖的標籤」。這時如果爸媽不注意,把貓咪丟給他們不熟悉的陌生人(醫生、護士)就離開,貓反而會更緊張、更抗拒看醫生。如果爸媽雖然在場陪同看診,但是自己超緊張,也會造成貓咪無法有效放鬆,甚至阻礙醫生檢查。因此我建議爸媽在帶貓看醫生時,應該反覆做一些小練習,增加安撫貓咪的技巧,才能順利成為醫生的好幫手,讓貓咪慢慢放鬆、接受治療和檢查。

1. 尋找你信任的獸醫
我常說看醫生很講緣份,熱門資深的名醫也許不一定跟你對盤;年輕沒經驗的醫生也不一定無法幫助你。我最建議大家實際到診間跟醫生聊聊,選擇跟你投緣、讓你覺得舒服、能信任的醫生,再請醫生陪你訓練貓咪不怕看醫生。

2. 深呼吸
爸媽覺得緊張的時候身體會僵硬緊繃,貓咪非常容易感受到,他們就會更緊張。因此,當你感覺到自己很緊張時,最簡單的練習就是深呼吸。醫學研究證實,深呼吸可以幫助人類啟動副交感神經,只要做3-5次,盡可能把吐氣的時間拉長到吸氣的2-3倍長,你的身體很快就能接收到放鬆訊號,穩定下來。

3. 動作平穩且輕柔
有些爸媽喜歡在就醫過程中摸貓或抱貓,想藉此安慰貓咪,但如果摸貓的速度很急促、態度很焦慮,反而會讓貓咪更害怕,放慢動作、輕柔摸貓才有助貓咪放鬆。假如你平時跟貓咪感情不好,那更應該多做人貓親訓練習,就醫觸碰貓咪的時候才不會增加貓的壓力。


讓貓待在外出籠可以有效阻絕陌生聲響造成壓力

4. 輕聲細語,嚴禁巨響
害怕出門或害怕看醫生的貓同時也會對環境的聲音很敏感,就醫過程中一定要嚴禁大聲說話、或者發出巨大聲響。我曾遇過貼心媽媽帶貓看醫生時,不小心碰到看診台上的金屬器材發生巨響,造成本來就很緊張的貓因此嚇到飛天,四處亂竄,留下非常大的陰影,我們花好久的時間才慢慢克服。因此帶貓看醫生時,從進外出籠開始一路到進診間檢查時,爸媽最好都要放慢動作,免得不小心踢到或撞到東西發生巨響,讓貓咪無故受到驚嚇。在跟醫生討論病況時最好也輕聲細語,貓會覺得更放鬆。

5. 與醫生保持溝通
在看診過程中,如果你希望成為醫生的小幫手安撫貓咪,一定要先跟醫生討論檢查流程,瞭解要做哪些事、可以如何安撫貓,記得在練習時保持溝通,你們會越來越有默契,醫生可以越來越快完成檢查,貓咪也不會忍受太多壓力。

6. 持之以恆練習
所有害怕看醫生的貓咪都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克服恐懼,爸媽必須持之以恆多練習,等貓咪看醫生的正向記憶越來越多之後,你的貓就有辦法慢慢進步,你也能順利養出零恐懼貓咪!

分享此文章

2022.07.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