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貼心毛寶做一對一貓行為諮商時,我常跟爸媽深入討論「養貓環境豐富化」,預防貓咪無聊、消耗貓的精力。貓在野外每天會花很長時間巡視領域、追蹤和等待獵物,打獵、發呆、洗澡、打盹,成為家貓後,這些行為都會因為生活空間限縮有劇烈變化。為了讓貓的生活盡可能趨近天性、過得更快樂,把環境打造得更豐富有趣自然就成為爸媽的課題。
如果上網搜尋,你其實可以找到很多「養貓環境豐富化」資訊,很多爸媽在找我諮商前也都會做足功課,所以通常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從頭教育。不過我發現:每個人教養理念、生活方式、工作家庭、經濟能力不同,每隻貓咪個性也都不一樣,越來越多人開始有疑問:我到底要提供貓咪什麼樣的生活才算豐富?如何兼顧貓咪的情緒?爸媽應該怎麼做,貓才不會過度無聊、有壓力?甚至有越來越多爸媽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多,造成貓咪不開心。
近幾年,網路上爭議性最高的討論議題應該就是「遛貓」和「散步」吧!很多爸媽都希望我能提供建議,我常聽到這樣的擔憂:「我的貓好愛玩,沒事就往外跑,是不是太無聊?」「我的貓看起來好無聊,需要帶他去散步嗎?」「我的貓怕出門/我擔心出門很危險,在樓梯間或電梯間散步會有幫助嗎?」「如果不遛貓,我的貓會不會一輩子不開心?」
在這篇文章中,我想針對這些問題詳細解答~如果你有其他問題也歡迎在臉書或IG留言讓我知道喔!
貓咪為何一直想往外跑?
在一些沒有做好防護的家庭中,爸媽常會發現貓咪一天到晚逃家:偷開窗戶、鑽小洞、坐在門口大叫、挖門,或只要有人開門就往外竄。很多人以為貓咪逃家是因為無聊或愛玩,我倒是有比較不同的看法。如果觀察路上的TNR浪貓,你可能會發現大部分貓在結紮後就懶得動,很喜歡待在飯碗附近,有時就算不見貓影,也大多是去他處騙吃騙喝(笑)。對這些貓來說,在沒有繁衍後代/交配需求後,他們就不再需要長途跋涉找配偶,只要守著長期飯票就可以。
而在這些年的諮商經驗中,我常看到會慣性逃家的貓咪大多是三個因素造成的:
一、多貓爭執
貓是喜歡迴避衝突的動物,如果多貓家庭中貓群不合會打架、家裡氣氛不好,每天都需要用搶的才有資源,他們就會離開原本的領域,再找新家。
二、食物不足
如果家裡食物不夠吃,或貓咪覺得吃不飽,他們就會想辦法外出覓食,無論是抓昆蟲小鳥、補老鼠、翻垃圾,或者去鄰居家討食,都是很常見的行為。
三、他曾經在外面遊蕩
如果貓咪曾在戶外生活,就會想隨時回去巡視地盤、補充氣味增加安全感,很容易逮到機會就想逃家出去晃晃。
於是就有爸媽會問我:「我的貓看起來好無聊,需要帶他去散步嗎?」
帶貓散步需要做什麼?
貓咪跟狗狗最大的不同,就是他們不需要出門上廁所。因此在考慮要不要帶貓咪出門散步前,我們應該先回顧一下貓在野外的天性,你才能了解帶貓散步需要做什麼。貓在野外會巡視領域、追蹤和等待獵物,打獵、發呆、洗澡、打盹...反覆循環。因此想帶貓散步,爸媽得有心理準備忍受他突然改變路徑「追蹤獵物」,或花很長時間「發呆」和「打盹」。
通常,來貼心毛寶諮商的爸媽不一定住台灣,所以在考慮是否要帶貓咪散步時,我會以居住地區提供適合的建議。
大部分貓都害怕突發聲響,住在台灣帶貓散步非常容易遇到突發聲響或意外狀況,即使貓咪有上牽繩都無法避免,像是:有人放鞭炮、賣爆米香、有流浪狗衝過來追咬...等等。曾經有貼心媽媽告訴我,她遛貓好幾年都很順利,有一天突然出現一隻浪狗從車後衝出來追咬他的貓,貓咪受到驚嚇差點受傷走丟。此外,台灣也有很多人遛狗不上牽繩,狗狗如果沒做過行為訓練,看到貓咪非常容易過度興奮、就會追咬。在這樣的環境下遛貓,貓咪只會越來越警戒,生活壓力不但無法減少,甚至可能越來越糟糕。
如果是住國外或鄉間,建議特別注意野生動物(北美常見會攻擊貓咪的動物有郊狼、浣熊、臭鼬),貓咪不只可能受傷,也可能染病。此外,台灣社區會固定噴藥消毒,國外比較常見的則是除草劑和肥料中毒,這些都是讓貓外出的風險,千萬要小心。
「如果出門很危險,我的貓也怕出門,在樓梯間或電梯間散步會有幫助嗎?」
有些貓咪怕出門,或爸媽覺得出門危險,但又覺得應該帶貓去散步,於是調整成讓貓咪在家門口的樓梯間或電梯間散步,這樣對貓會有幫助嗎?
貓在樓梯間/電梯間散步有何作用?
讓貓咪出門聞聞陌生氣味、增加感官刺激,一開始確實有豐富生活的作用,你會發現貓咪回家後會食慾會變好、吃得比較多、也會睡得比較熟,咬人、亂叫等問題都會有改善。不過,一但貓咪熟悉這些環境,在地上滾一滾、牆上磨一磨留下氣味後,這個樓梯間和電梯間就成為他的領域了,他會開始不定期坐在門口大叫要你開門,讓他巡視「自己的地盤」,也可能賴在鄰居門口趴著發呆,一坐就是幾小時,要是爸媽不允許,貓咪甚至可能拆家、咬人!很多爸媽最後都被逼到快發瘋,來求助我能不能改善貓咪沒事就大叫抓門,或看到有人開門就爆衝逃脫的壞習慣。從這幾年的諮商經驗看起來,讓貓咪在樓梯間、電梯間散步反而更容易養出新的貓行為問題。
看到這裡,我想你應該開始打退堂鼓,決定不帶貓散步了吧?畢竟大部分人會決定養貓都是因為貓咪獨立自主,爸媽照顧起來方便、自由,如果要每天帶出門散步,不是反而跟初衷背道而馳嗎?但我想你一定還是很擔心:如果貓咪在家真的很無聊,爸媽還能做什麼,才能讓他們過得更好?
不花大錢、在家也能環境豐富化
很多人以為家中的「環境豐富化」代表一定要在牆壁釘層版、地上擺滿貓床、買昂貴的頂天立地貓樹/貓跳台才算數,我曾跟貼心媽媽HushKala合作分享過4個簡單技巧,教你不花大錢也能豐富貓咪的生活環境,不用帶貓散步,人貓都能零壓力生活!
技巧一:打造貓電視,提供感官刺激
貓電視可以讓貓咪看到和聽到戶外的蟲鳴鳥叫、甚至聞到戶外空氣,是很棒的感官刺激,你可以避免帶貓散步的風險,也預防貓咪在樓梯間散步後衍生的行為問題。(延伸閱讀:貓也需要看電視)
如果你家有裝鐵窗的窗台或陽台,建議設計半開放式空間讓貓咪自由進出,尤其是夏天晚上10點到早上6點之間要開放,貓咪一但有事做,就能有效改善清晨亂叫的問題,你也不會養出喜歡沒事就大叫抓門、要你放他出去的貓咪。而在天氣太冷或太熱時,貓會自由進出調節溫度,比起繫著牽繩、只能到指定的安全地點散步,貓咪的自主權更多,通常也會更開心。
不過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,家貓衣食無虞不需要靠打獵維生,如果你家貓電視看得到其他生物,除了做好防護預防貓咪墜樓,也能保護野生動物、預防共通的傳染病和寄生蟲。如果你住北美洲,推薦追蹤 Catioguy,有非常多防護完整、安全又好玩的半開放貓電視idea可以參考。
技巧二:網購紙箱給貓留味道,貓會更有安全感
把平時家中的網購紙箱留下來給貓咪遊戲、埋伏抓咬、或休息留味道,定時更換紙箱也能更新氣味,對貓來說生活就會更多采多姿。
如果想模擬貓咪散步時的嗅覺刺激,可以先跟家庭醫師討論,做好毒物、疾病及寄生蟲預防功課,再從信任環境中帶回乾淨雜草、安全植物並摻點泥土,放在貓咪喜歡的紙箱裡,就能刺激感官滿足貓咪好奇心,讓他們的生活充滿驚喜喔!
技巧三:現成家具也能創造垂直空間
大部分家庭都有高高低低的傢俱,可以串連起來製造垂直空間,再搭配能留下氣味的紙箱、外出籠、貓抓板等等,形成人貓共用的豐富環境。你也可以不時移動和變換傢俱擺設,讓貓咪維持新鮮感、他們會更樂於探險。
技巧四:佈置有趣的獵物
記得貓在野外的需求嗎?雖然家貓可以每天白吃白喝,但狩獵是天性,打獵需求是不會因此消失的。爸媽可以每天用互動玩具陪貓玩,平時則佈置有趣的獵物,小老鼠、隧道、紙球、貓草包、襪子、瓶蓋都是安全又好玩的東西,半夜貓咪無聊就會自己追著玩。
看完這麼多知識,也許你最後還是有這樣的遲疑:「如果不遛貓,我的貓會不會一輩子不開心?」
跟野外自由自在的貓咪比起來,家貓也許真的少了一點自由,但也多了很多浪貓沒有的幸福:爸媽每天的關愛、陪伴、遊戲,有舒適溫暖的屋簷可以遮風避雨,有涼爽的冷氣房可以躲避大太陽,三餐不擔心沒飯吃,甚至每天都有喜歡的零食能享用(貼心小老師就那麼幸福)。我常跟諮商的爸媽說,在決定不帶貓咪出門散步後,也許我們終究會有一點小小的內疚,但別忘了時時提醒自己:你也提供很多很多浪貓沒有的資源和關愛給你的寶貝。貓咪都是活在當下的動物,我相信在爸媽盡力、努力營造的幸福家庭中,他們一輩子都能感受到不同層次的快樂~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,別忘了分享給養貓的親友
或按這裡訂閱電子報,收到更多貓行為知識